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|回复: 0

临沂同性恋兰山同性恋罗庄同性恋谈谈周围人对男同

[复制链接]

2298

主题

0

回帖

6934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6934
发表于 2025-8-25 18:28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有一个认识了快四年的女性朋友,是在光遇手游音韵季期间认识的,直到现在还在保持联系,属于无话不谈的关系了。她目前还在上高中,也经常会给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情感故事。而她作为一个腐女,喜欢揣测周围的同学哪些是「0」,并乐于给他们嗑 CP。

但是有一件事非常奇怪,每次当她将怀疑是「0」的同学照片发给我让我用我的「基佬雷达」判断一下的时候,我的判断结果总是令她意外。她发给我的所有同学的照片,在我看来都不是 Gay,而是纯纯的直男。直到这种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之后,我和她才仔细讨论起了这个问题,经过一番讨论,才猛然发现我们之间存在很大的认知鸿沟。

当一般的腐女接触到同性恋文化时,通常是通过纯爱作品、耽美作品等渠道来了解。在现实生活中,只有少部分人有机会真正接触同性恋群体。因此,每当我在光遇这个游戏中结交新朋友并在闲聊中告知我的性取向时,她们都会表现得异常激动。在她们看来,同性恋群体只存在于文化作品中,与她们的现实生活非常遥远。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她们对这个群体产生了大量幻想和误解。

这个误解不仅在腐女中普遍存在,而且在直男群体中也非常常见。举个例子,我有一个与我关系非常好的直男朋友,当他知道我的性取向后,经常会拿我开玩笑,称呼我为「老婆」,然后幻想自己和我这个「女性化」的形象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。有时,他甚至会发一些直男刻意扮丑成女性后唱抚媚歌曲的视频,幻想这就是我,并发给我看。当我明显表现出抗拒时,他还会意外地反问我说「你终于恐同了?」我直接开玩笑似的回复「我恐直男」。幸好我知道他的本性不坏,关系也很好,所以根本不在意这种玩笑,要是不太熟的人对我这样,我多半就拉黑了吧。

对于许多普通群体来说,他们常常将「男同性恋」和「女性化男性」等同起来。实际上,上文中所提到的女性朋友曾经向我提出一个巨大的疑问:为什么她所遇到的都是「0」,那么「1」在哪里?(在她的认知中她将「0」定义为女性化的男性,并认为所有男同性恋都是女性化男性)。作为回应,我给她从网上找了几十张男同性恋(Gay)群体的公开照片,然而她却表示她没能看出其中有任何「男同性恋」,认为他们都是普通的直男。

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很容易看出,许多人似乎没有理解到「性别认同」和「性取向」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概念。事实上,男同性恋并不会将自己幻想成女性。男同性恋在认同自己男性身份的同时,也只能对男性产生情感上的吸引而已。更不会因为自己喜欢男生,而表现出女性化的状态。

由于社会压力等因素,男同性恋往往擅于隐藏自己的性取向,以至于人们很难从外表判断出来。只有身为男同性恋的群体,才能凭借一种被称为「基佬雷达」的第六感来判断对方是否有可能与自己有相同的性取向。正因为同性恋群体善于隐藏自己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对同性恋群体占总人口的 3-5% 这个比例感到难以置信。

我相信这种人口比例是相对可靠的。根据我所观察,在上学期间,我明确确认为同性恋的人几乎在每个班级都存在。近年来,有人认为同性恋越来越多,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开自己的性取向(出柜),摒弃了伪装,导致了这种错觉。按照中国人口计算,估计有数千万人是同性恋者。至于那些被一般人怀疑为「男同性恋」的人,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是比较女性化的直男,另一部分可能是性别酷儿(Genderqueer,指的是不认同自身性别二元论的人或非顺性别群体)。

在男同性恋(Gay)群体中,「0」和「1」这种角色扮演的区分确实很难通过观察来判断,因为这只是一种性行为的偏好。这种角色扮演与「性别认知」和「性取向」没有直接的关联,「0」和「1」只是用来表达个人在性行为中的角色选择。举个例子,有些人更喜欢前列腺被刺激的感觉,可能会选择扮演「0」的角色,而有些人更享受被肉体包裹的感觉,更倾向于扮演「1」的角色。如果还不理解,可以举一个异性恋夫妻关系的例子,在某种情况中,有时女性也可能会扮演男性充当「1」的角色,而男性则充当「0」的角色,以获得一些特殊的体验。

同时在同性恋群体中,也的确存在一部分人并不认同「0」和「1」这种二元的角色区分,他们可能更倾向于「0.5」或者完全不区分这种角色。每个人对于自己在性行为中的角色偏好有不同的看法。举个例子,就像我自己,我可能更倾向于扮演「1」的角色,因为我对于扮演「0」并没有兴趣,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幻想。然而,我并没有实际参与过「1」或「0」的行为,因为对我来说,这不是生活中必须关注的事情,我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。

在我上学的时候,每次新的班级中都会有一些男生可能比较女性化,他们经常会被其他人嘲笑为「娘娘腔」。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也是性少数群体,所以在上学期间我对这些同学并不感到反感,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好朋友。在与他们长期的交往中,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明显的同性恋倾向,而是将他们视为普通的直男朋友和他们相处。

在 Gay 群体中,也确实存在女性化的 Gay,通常被称为「母」的一类人。这些人自我认同为 Gay,因此常常被称为「母 1」或「母 0」等类似的称呼。相对应地,也有男性化的 Gay,被称为「公 1」和「公 0」。在 Gay 群体中,「母」这个词往往带有贬义的意味,朋友之间常常用「你好母哦」之类的话来调侃对方。因为在一些 Gay 群体中,认为一个 Gay 如果过于女性化,容易引起自身的不适感。这一点也与一般人的认知存在冲突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9-15 02:50 , Processed in 0.11469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